觀點希臘

歐洲需要明智的利己主義

波蘭財政部長羅斯托夫斯基:歐洲各國應通過達成共同目標來實現各自的利益。這就是爲何救助計劃的出資國與受資國必須彌合不斷擴大的政治分歧。

希臘議會上週通過了兩項關鍵改革法案,化解了眼前的危機,讓我們有時間設計出一個真正可持續的方案,來解決歐元區外圍國家的問題。

我們必須讓出資國的市場和選民相信,歐盟(EU)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計劃給了希臘一個真正的機會,讓它在可預見未來能夠重返來市場融資。我們還必須讓目前正施行嚴厲緊縮計劃國家的選民看到隧道盡頭已露出幾絲亮光。最爲重要的是,必須好好設計防火牆,以確保萬一某國的形勢嚴重偏離了計劃,其惡果不會殃及他國。

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同,以當前的經濟成長率與可預見的中期成長率衡量,歐元區的歐洲金融穩定安排(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簡稱EFSF)與歐盟的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mechanism,簡稱EFSM)下的利率都太高了。所以,市場認爲這些計劃會導致不可持續的債務格局。更糟的是,愛爾蘭與葡萄牙的例子表明,一旦市場利率大幅超過EFSF中的高利率,它們可能會呈螺旋式上升、失去控制。而後,投資者會預期,相關國家會被納入利率較低的新計劃,但同時它們也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法進入市場融資。

您已閱讀32%(502字),剩餘68%(10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