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德國經濟

德國經濟爲何一枝獨秀

前美國財政部長顧問拉特納:除了明智的經濟政策,德國還得益於本國製造業的強大定位和一個更無形的因素:紀律和追求成功的動力。

乍看上去,德國不堅持要求私人貸方必須參與最新希臘紓困行動的決定,對於該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和這個歐洲最大的經濟體而言,似乎是一場挫敗。但這種表象可能帶有欺騙性。從另一個更爲重要的層面來說,德國走出了最新一輪的邊緣政策,且恰恰是在該國很可能希望的節點上——共同貨幣安然無恙,而德國經濟能夠繼續迅猛前行。

這正是德國的大好光景。憑藉第一季度高達6.1%的成長率,德國在工業化國家中獨領風騷。儘管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一直在倡導美國提振出口,但人口僅爲8200萬的德國,卻不事張揚地保持著全球第二大出口國的地位。在過去10年裏,這不僅爲德國帶來了鉅額經常賬戶盈餘,還爲德國經濟貢獻了三分之二的成長。

1992年以來,德國失業人數首次降到了300萬人以下,而長期困擾自威瑪共和國(Weimar Republic)以降歷屆德國政府的通膨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商界人士信心滿滿,甚至表現出一種不易覺察的傲慢——在兩德統一前,這種傲慢十分明顯。統一耗費了西部地區2兆美元的資金,並創造出了「歐洲病人」這種說法。

您已閱讀30%(474字),剩餘70%(10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