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國家利益

政客總是慢半拍

FT專欄作家菲力普•斯蒂芬斯:以80年代華盛頓對菲律賓馬可仕倒臺事件的反應速度衡量,歐巴馬對中東局勢變化的反應堪稱光速。但和現實相比,今天世界變化太快了。

要在當今世界找出一個包羅萬象的特徵,速度當在首選之列。不論是科技、金融市場、公衆不滿情緒,還是全球地緣政治動盪,如今一切東西都在「快進」。

從上世紀90年代起,人們就預見到中國將崛起爲大國。但是,在西方政治家或政策制定者當中,鮮少有人料到中國的崛起速度會如此驚人。本世紀初,中國經濟規模約爲日本的四分之一。而10年後,中國已經超越這個東亞鄰國,佔據世界第二的位置,同時改寫了國際秩序。

在阿拉伯世界,人口變化、腐敗猖獗、政治壓迫和經濟凋敝等因素並存,無異於一條等待點燃的導火線。西方外交官毫不臉紅地堅稱,阿拉伯民衆起義早在他們的政策假設之中。姑且相信他們吧。但是,沒人料到在突尼西亞點燃的火焰,會如此迅速地蔓延到整個阿拉伯世界。

您已閱讀15%(311字),剩餘85%(17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