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會打擊債市,其中道理大家似乎都明白:因爲未來每年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但是利息收入會因爲通膨而貶值。市場上的名義利率會上升,而債券的票息不會增加。但是關於通膨下的股市,大家都有一個錯誤的幻覺,總以爲股票所代表的是「產能」,其真實的價值會隨著通膨而水漲船高。
1968年到1982年,美國股市經歷了一個長達15年的大熊市,元凶是通膨。「滯漲」一詞雖然是1965年出生的,但是等到七十年代末期,它才成爲一個家喻戶曉的詞兒。那15年間,道瓊斯指數名義上跌了一半,但是考慮到通膨因素,股民的損失高達80%以上。
1977年5月,巴菲特在《財富》雜誌發表了一篇超長的文章 ,精闢論述了通膨如何打擊股市和債市。(它的標題是 “How Inflation Swindles the Equity Investor」。)本人孤陋寡聞,不知道有人是否已經把它翻譯成了中文,但是朗讀再朗讀,並且翻譯和評論這篇文章卻讓我樂在其中。
您已閱讀14%(403字),剩餘86%(25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