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

消滅本•拉登是一個空洞的勝利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在美國忙著在整個中東抓捕本•拉登,給自己留下鉅額財政赤字之際,中國專注於其勢不可擋的崛起。去年,中國成爲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取代美國成爲世界最大的製造國。美國幹掉了頭號敵人,卻可能迷失了大方向。

暗殺成功卻未見屍體有些反常。正如阿根廷第一夫人伊娃•貝隆(Eva Perón)的屍體神祕失蹤16年一樣,「死不見屍」令人不安。除了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話以外,沒有確鑿證據表明奧薩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真的死了。不久之後,歐巴馬將被迫公佈這位被擊斃的蓋達組織領導人的照片——無論這麼做是否具有煽動性。

當然,沒有人真的懷疑本•拉登已被擊斃,也沒有人懷疑世界因此變得更美好。人們也不會否認讓美國最憎恨的敵人血債血償對美國的心理提振。但危險在於,這種功績的結果最終將和不見屍體的暗殺一樣空洞。歐巴馬的勝利最終可能證明是得不償失的。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爲,自本•拉登被認定爲全球最危險的恐怖分子以來,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根據各方的說法,本•拉登過去5年來一直藏身在巴基斯坦鬱鬱蔥蔥的亞波特巴德(Abbottabad)市,沒有電話或電子郵件。與其說他是恐怖襲擊的組織者,不如說他已變成一種恐怖思想。他的思想就像癌細胞一樣,擴散至整個巴基斯坦,並蔓延至葉門、索馬利亞和其它地方。思想自然比人更難消滅。

您已閱讀25%(469字),剩餘75%(14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