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衝突

如何消除衝突的根源?

FT首席評論員沃爾夫:世界銀行指出,要消除衝突根源,首先要恢復對集體行動的信心,再進行更具抱負的干預,然後嘗試改革提供安全、公平和就業的機制。

人是一種有暴力傾向的動物,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但最近,在減少國家內部及國與國之間的大規模衝突方面,人性取得了進展。只有窮國是個例外。然而,這場災難並非僅僅源自窮國,也不會僅僅影響到窮國。相反,衝突的根源和影響都是全球性的。

遏制大規模衝突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新一期《世界發展報告》(World Development Report)的主題。這份報告聚焦於「衝突、安全和發展」,是一份引人入勝的報告。遺憾的是,它還遠未獲得應有的關注。我親身參與了1978年出版的首份《世界發展報告》的編制,此次經歷讓我得知,時任世行行長勞勃•麥納馬拉(Robert McNamara)認爲這些報告應當簡潔有力。除去附表,首份《世界發展報告》有68頁,其中包括後來單獨拿出闡述世界經濟的報告。最新報告有301頁。麥納馬拉是對的:少即是多。但是這份報告確實包含了極其重要的資訊。

首先,令人高興的是,戰爭和內戰的直接影響在下降。儘管爆發內戰的國家有35個左右,但戰爭死亡人數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每年16.4萬人下降至本世紀頭十年的每年4.2萬人。

您已閱讀23%(470字),剩餘77%(16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