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斯勒

政府幹預可以成功

FT社評:汽車行業的最新訊息表明,政府幹預可以取得成功,但要按照資本主義的規則行事。美國政府當初讓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先申請破產,然後再發放貸款是正確的。

在本次危機中,各國政府伸出援手的不只是銀行,還有汽車製造商。兩個行業帶給了我們不同的教訓。來自汽車行業的最新訊息表明,政府幹預可以取得成功——但是隻能按照資本主義的規則行事。

義大利汽車製造商飛雅特(Fiat)對克萊斯勒(Chrysler)退出破產保護程式進行了投資。飛雅特表示,該公司將行使選擇權,將在這家美國汽車製造商的持股比例從當前的30%提高至46%。作爲交易的一個條件,克萊斯勒將償還金融危機期間從美國和加拿大政府獲得的70億美元貸款。

無論是對於美國納稅人,還是對於汽車製造商,這都是一筆劃算的交易。如果飛雅特再滿足與美國政府最初簽訂的協議中的一項技術條件,它就可以進一步將股份增持至51%。要實現飛雅特老闆塞爾吉奧•馬爾基翁內(Sergio Marchionne)將兩家公司整合爲一家全球巨擘的遠大抱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政府將收回在克萊斯勒接受破產考驗期間注入該公司的資金。通過工會持有克萊斯勒大部分股份的工人會看到自己所持股份價值的增加。

您已閱讀46%(428字),剩餘54%(4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