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克萊斯勒

克萊斯勒的重生之道

FT專欄作家約翰•加普:馬爾基翁內希望通過品牌擴散策略,推動克萊斯勒-飛雅特成爲能與福特、豐田、大眾媲美的全球一流汽車製造商,但他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景渺茫。

塞爾焦•馬爾基翁內(Sergio Marchionne)喜歡成爲關注的焦點。上週在底特律,他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我第一次在車展上遇到克萊斯勒-飛雅特(Chrysler-Fiat)執行長馬爾基翁內時,他正在向美國衆議院發言人南希•裴洛西(Nancy Pelosi)展示飛雅特500,周圍都是攝影師。

裴洛西完全有理由關注,因爲美國政府拿出了120億美元,押注馬爾基翁內有能力讓克萊斯勒起死回生。克萊斯勒是美國汽車業三巨擘中最小的一家,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汽車特別工作組認定其無法獨立生存。如果沒有馬爾基翁內,美國政府可能不會掏錢讓它走出破產保護。

您已閱讀13%(284字),剩餘87%(18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