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

必須合理把握外資審查尺度

美國律師利希滕伯姆和法根:各國正採取行動,以所謂的國家安全或國家利益爲由,對外國投資進行審查。這是一種潛在令人擔憂的趨勢,因爲這些做法很可能阻礙國際投資流動。

這一次,義大利立法者對於法國人試圖購買黃油的舉動(以收購奶製品巨擘帕瑪拉特(Parmalat)的形式)感到不滿。義大利作何反應?義大利擬建立針對戰略行業外國投資的審查制度,這讓人想起在百事可樂(PepsiCo)收購法國酸奶製造商達能(Danone)的計劃流產後,法國於2006年出臺的「達能法」(Danone Law)。

義大利與法國的食品之戰是一個象徵,表明全球各國正採取行動,以所謂的國家安全擔憂或國家利益爲由,對外國投資進行審查。最近幾個月,兩位歐盟專員提議成立歐盟級別的委員會,以戰略爲由,對外國投資進行審查;巴西計劃對農業投資進行審查;最爲突出的是,中國出臺了針對外資併購中國企業的國家安全審查暫行規定。

過去4年,美國、俄羅斯、德國、加拿大和澳洲以及其它國家,紛紛頒布或修訂基於國家安全或國家利益的外資審查法律。這是一種潛在令人擔憂的趨勢。各國需要抵制利用此類測試來阻礙國際投資流動的誘惑。

您已閱讀32%(401字),剩餘68%(8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