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博鰲亞洲論壇的兩岸看點

中華全國青聯委員吳永強:博鰲年會上有關臺海兩岸關係的議題,纔是不折不扣的「大餐」,在非政府的平臺上,實現了兩岸最高決策層的緊密互動。

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已經落下帷幕,但對於這次年會引發的輿論關注卻遠未停息。各方論點中,對博鰲亞洲論壇的定位紛爭不已。

對於一個僅僅十年之期的論壇,非要和達佛斯等這樣那樣在國際上運行多年的論壇「叫板」,也未免有些生拉硬拽。一則,達佛斯等不外乎是歐美髮達國家俱樂部另一種「玩法」的體現。近幾年,因爲亞洲等國家新生力量的崛起,雖然也受到達佛斯的關注,但確實「主、賓」有別;二則,在掌握了國際主流話語權的西方輿論界看來,博鰲亞洲論壇對世界的影響乃至撼動,還遠不夠。因此,雖然也有不少篇幅的報導,但同樣有區別。不過不容忽視的是,亞洲的崛起,假以時日,博鰲論壇的未來成長甚爲可期。

事實上,無論是本屆博鰲年會,還是往年的討論議程,在多達幾十場的論壇、對話、演講等活動當中,有些話題和活動當算作是「例牌」菜點,說得直率點,當屬於老生常談,不僅僅本屆年會討論不出什麼結果,就是未來若干年,也不見得有定論,不過各抒己見而已。如熱錢與泡沫、金融危機的應對與挑戰等等。在「例牌」之外,其實不乏「大餐」精品。而「大餐」纔是博鰲論壇最具實操性的體現,也是最能達成實質成果的體現。以博鰲年會來看,竊以爲,有關兩岸的議題,乃是不折不扣的「大餐」,更是「精品」看點,這不僅僅對兩岸關係有著直接的影響,也對未來亞洲乃至國際事務有著更爲深遠的影響。但這一點,似乎並未爲時下各界所透徹認知。

您已閱讀20%(577字),剩餘80%(22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