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

評級機構是與非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項目研究員於乎:近期,全球兩大評級機構對中美經濟均進行負面評價,引發一些陰謀論揣測。但提示風險是評級機構職責所在,質疑其動機意義不大。

繼歐債危機之後,國際評級機構近日再度陷入新聞風暴眼。

4月中旬,惠譽國際評級機構表示,未來三年中國銀行業資產質量可能惡化,並將中國長期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的前景從穩定下調爲負面。

隨後,評級機構又捅了美國馬蜂窩。18日標準普爾公司下調美國主權信用前景展望,認爲鑑於美國財政赤字和債務水準不斷上升,而美國政府可能無法就減少財政赤字達成一致,故將其前景展望從「穩定」調低至「負面」。

您已閱讀14%(186字),剩餘86%(11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