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市場的邊界

中國食品危機無極限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從三聚氰胺到染色饅頭,中國食品變成化學試驗品。只有實行全民輿論監督,讓造假者心驚膽戰,讓誠實商家收穫品牌溢價,才能緩解食品危機。

食品安全是社會誠信的底線,從三聚氰胺到染色饅頭,食品變成化學試驗品震驚社會,社會的誠信安全底線搖搖欲墜。

有法不依,監管失靈,從監管者到製造者缺乏最基本的責任心,呵護誠信的行爲得不到基本鼓勵,產權保護失靈造成食品劣勝優汰,是食品安全崩潰的三大主因。

造假成本過低,激發了人性中最惡劣的一面。

您已閱讀7%(143字),剩餘93%(19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