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巴菲特

巴菲特不該再唱獨角戲

FT專欄作家加普:巴菲特的頭號接班人索柯爾因利益衝突意外辭職,爲此受到譴責的不應只是他一個人,巴菲特也要改變自己在公司一手遮天的形象。

我曾搭乘過灣流航空公司(Gulfstream)的一架飛機(顯然純粹是出於研究目的),享受著在近5萬英尺高空在皮質座艙中飛行的愜意,遠離腳下那讓商用飛機上下顛簸的巨大氣流。我似乎成爲了這個精英羣體的一員,他們在不同於普通人的規則下生活。

在NetJets飛機上這次過於短暫的飛行是我能想到的對NetJets董事長大衛•索柯爾(David Sokol)道德盲點的唯一心理解釋,索柯爾近日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波克夏哈薩威(Berkshire Hathaway)公司辭職,先前他曾把自己的投資與該公司的投資混在一起。直到現在,索柯爾似乎仍認爲,他沒有做錯任何事。這給我的感覺是,他飛的太高了。

索柯爾曾在波克夏哈薩威公司上個月收購路博潤(Lubrizol)之前,購買該化工企業的股票,這讓他獲得了300萬美元的個人收益。但他並非唯一應該爲此受到指責的人。巴菲特曾擁有一架名爲The Indefensible(譯爲站不住腳)的飛機(不過最近他都是乘坐NetJets的飛機),這是對波克夏哈薩威公司高層治理的恰當描述。索柯爾的失足應該讓80高齡的巴菲特直面自己的錯誤。

您已閱讀23%(495字),剩餘77%(16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