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

巴菲特爲何「跌價」?

《滾雪球》作者艾麗絲•施羅德:股神巴菲特的公司波克夏的估值最近一直在穩步下跌,所謂的「巴菲特溢價」變成了「巴菲特折價」。爲什麼?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上週六早晨發佈了一年一度的致波克夏哈薩威(Berkshire Hathaway)股東信,這封機智詼諧的信件吸引了無數的讀者。這位喜歡成爲人們關注焦點的80歲老人,仍是富有魅力的執行長角色的典型代表。但讀者今年會仔細審視這封信件,看看它是否談及了巴菲特離任後將由誰執掌波克夏。與蘋果(Apple)執行長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一樣,巴菲特似乎很難面對一個事實,即他作爲人們關注焦點的時刻行將結束。

在接班人問題上,巴菲特的賺錢技能長期以來催生了一種「相信我」的行事方法。衆所周知,巴菲特作爲投資者所兼具的魅力與才能無人能及。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就告訴股東們,他的工作最終將被分拆:一名執行長督管運營,一名首席投資官管理波克夏的投資組合。他在一封信中列出了祕密選定的接班人的名字。這封信的開頭是「昨日我已離開塵世」,意味著只有當他去世時這封信才能被宣讀。巴菲特說,一旦他有了任何其它關於接班人的想法,他會立刻告知他的家人——而非董事會。

2003年,監管者迫使巴菲特在一定程度上亮出手中的底牌。於是,他給了波克夏董事一份名單,上面列有執行長的三名內部候選人。但最近,候選人的個數從三個增加到四個。在一個管理得法的接班競爭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選應該越來越少,邏輯應該越來越清晰。在波克夏,這一過程卻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

您已閱讀35%(596字),剩餘65%(11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