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人民幣

中國應儘快推動人民幣改革

中國安邦諮詢研究總部:G20會議是一個討價還價的場所,中國在堅持自己原則的同時,也要注意,中國的資本賬開放和人民幣改革,這是基於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

從美、英的角度看,今年在中國城市南京舉行的G20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高級別研討會可能是最沒有建設性的G20會議之一。因爲參會各方很快陷入僵局:身爲G20輪值主席國,法國總統薩科吉大力推銷重整國際金融體系,希望降低美元的影響力;美國和英國再度攻擊人民幣匯率低估,並且把人民幣進入特別提款權貨幣(SDR,由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等一籃子貨幣組成的儲備資產)作爲籌碼;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則強調了中方的看法,即全球貨幣改革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只能逐步探索和推進。

參會各方的火藥味很濃。美國財長蓋特納表示:只有那些具有彈性匯率、獨立央行,並且允許資本自由流動的國家,其貨幣才應當包括在SDR籃子中。而中國不符合這些標準中的任何一項。雖然蓋特納說的基本屬實,但從外交禮儀來看,在中國副總理王岐山、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出現的場合,這樣的苛責與指著鼻子罵也沒有多大差別了。

不過,中國似乎並不爲SDR所動。這個過去由發達國家成員組成的俱樂部,在金融危機之後曾引起過中國的興趣,但現在中國對此的興趣顯然已經冷淡了很多。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夏斌在南京研討會上表示,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不應該成爲人民幣進入特別提款權討價還價的條件。夏斌稱,擴大特別提款權並將人民幣納入其中是一個「歷史的趨勢」,但短期內「無法啓動並取得進展」,因爲這一行爲本身就意味著打擊美元,而美國本身不願意主動推動這一行動。

您已閱讀47%(585字),剩餘53%(6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