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G20

借SDR「倒逼」人民幣匯率改革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於乎:人民幣加入SDR在G20南京會議上再成焦點。此事象徵意義更大,但在談判過程中,或許可以借外部力量倒逼內部改革,如當年「入世」一樣。

二十國集團(G20)國家財長會議在南京舉行。本次會議上,除了慣有的人民幣升值問題之外,人民幣是否加入特別提款權(SDR)的爭論再度浮出水面。

首先,SDR是什麼?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 SDR)最早設想與凱恩斯有關,最終面世於1968年。目的之一是應對美元作爲單一國際貨幣導致的所謂「特里芬兩難」:要麼流動性不足,要麼美元信心不足。爲了應對「信心與清償力兩難」的美元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創造作爲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的SDR,亦稱「紙黃金(Paper Gold)」。SDR由IMF分配給各個成員國的使用,可以用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的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

無論如何,SDR目前還只是一個符號,而不是實質意義的貨幣。這決定了SDR使用途徑相當有限,只能在成員國之間進行贖回或抵押,甚至不能用於貿易結算。誕生之日就存在的短板,導致SDR的規模始終無法與美元抗衡,這麼多年來進展緩慢。根據相關數據,SDR當前規模僅僅爲全球儲備8%有餘,與美元超過60%的比例無法同日而語。

您已閱讀33%(471字),剩餘67%(9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