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時期作家查爾斯•麥凱(Charles Mackay)在他的《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羣衆性癲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一書中,描述了一家在1720年「南海泡沫事件」期間成立的公司。這家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宣稱,公司「從事一種可帶來巨大收益的生意,但人們不必知道它是什麼」。在投資者蜂擁購買其股票之後,該公司創辦人「當晚動身前往歐洲大陸」,從此杳無音訊。
眼下,矽谷也被一種妄圖一夜暴富的氣氛籠罩著,華爾街投資者們競相購買場外交易的社群媒體公司股票,Facebook、Twitter和它們的效仿者都是被熱捧的對象。其中一個神祕的新貴就是爲移動設備提供照片共享程式的Color公司。這個程式讓許多用戶感到一頭霧水,但讓該公司在第一輪融資中就輕易就募得了4100萬美元,是一般融資規模的數倍。
上週,就在Color上線之際,投資老手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社群網站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稱:「大部分社群網站的價值都將被高估……其中一些會成爲大贏家,其餘的將成爲輸家。」巴菲特長期以來一直迴避高科技公司,認爲與他偏愛的保險公司或食品飲料公司相比,高科技公司的前景十分不確定。他對目前這種社群媒體熱的看法是正確的。
您已閱讀25%(561字),剩餘75%(17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