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歷史永恆的主題。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應該協調推進。」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兩會」結束後會見中外記者時,明確表達了中國必須推進改革的觀點。溫家寶先前在國內外的多個場合,提倡政治體制改革。不過,中國民衆不通過國內外媒體報導等間接管道,而以現場直播方式,親耳聽到總理對改革毫不含糊的立場,昨天還是第一次。
問答中,溫家寶對通膨壓力、高房價等中國社會面臨的具體問題提出了應對措施。只有在回答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提問時,他選擇從保持黨和國家的生機和活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全域性高度,強調必須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可以說,在溫家寶眼中,改革是中國解決發展中所遇問題的總鑰匙,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根本出路。
人民能否享受到社會發展進步的成果,取決於第一,生產是不是發展;第二,產品如何分配。1978年改革開放前,中國的生產和分配都靠政治權力決定,甚至包括每人每個月可以喫到多少斤糧食。1978年之後,中國在鄧小平的領導下推進市場經濟改革,在很多經濟領域,政治權力退出如何生產和分配的微觀決策,交給市場價格調節,政府通過貨幣和財政政策,對經濟宏觀調控。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
您已閱讀34%(497字),剩餘66%(9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