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東們終於迎來了好訊息。去年第四季度,美國住房空置率降至9.4%,比第三季度低了將近1個百分點,是1966年以來的最大季度降幅。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表示,新顯現的需求意味著,今年租金增幅可能超過2%。如此一來,租金回報率幾乎比2006年低谷水準高出了三分之二,同時Case-Shiller指數顯示房價仍然比峯值水準低30%,看上去,現在或許是購房的大好時機。不過,好訊息或許已經在價格中得到了消化。
投資者購房出租的邏輯或許看上去合情合理。5%的租金回報率與抵押貸款利率大致相當。這意味著房客繳納的租金能抵消貸款利息,任何資本增值部分都將落入房主的腰包。但是,儘管回報率已強勁回升,也不過是在房地產泡沫期間遭遇重挫後,再次回到了50年平均水準。
回報率若要進一步升高,要麼房價必須下降,要麼租房需求必須上升。根據相關預測,至少在今年,失業率都將穩定在略低於9%的水準,有鑑於此,眼下租房需求似乎不太可能顯著上升。此外,一旦美聯準(Fed)上調基準利率——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將在年內施行——抵押貸款利率與租金回報率之間的對稱性就將不復存在。
您已閱讀77%(477字),剩餘23%(1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