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Lex專欄:無知的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正在吸取金融危機的教訓,但投資者不應該放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自身2007年前知識缺陷所做的嚴厲評估,充分說明了專業知識的不足。

經濟學家正在吸取金融危機的教訓,但投資者不應該放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自身2007年前知識缺陷所做的嚴厲評估,充分說明了專業知識的不足。評估中列舉的問題令人生畏:過分信任金融市場和分散金融風險的新技術;對金融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了解不足;過度依賴模型,「把它作爲分析經濟環境的唯一有效工具,而經濟環境有時過於複雜,無法建立模型」。

有些事情已經改變。人們對金融市場的信任減少了,對貨幣因素的關注提高了。例如危機前,經濟學家在談論大宗商品繁榮時,幾乎從未提及低息貸款。但在上週發佈的經濟總結中,礦業公司力拓(Rio Tinto)卻已將金融——「經合組織(OECD)經濟體的低利率、量化寬鬆和主權債務擔憂」——與供需相提並論。

所有經濟學家都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瞭解金融與經濟之間的動態關係。這是一項艱鉅的工作。宏觀經濟學家預測成長和失業率時使用的模型不含金融變數。而衆所周知的是,主流金融模型低估了極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您已閱讀55%(409字),剩餘45%(32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