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

亞洲中產成跨國公司新寵

未來十年,亞洲中產階級的隊伍將大幅度擴大。消費品跨國公司希望抓住這一機會,從現在做起,大力拓展新興市場業務。

從鄧小平宣佈「致富光榮」時起,跨國公司就把中國視爲一個有10多億人等著刷牙、洗髮和填飽肚子的市場。

30年過去了(儘管有人懷疑這位已故最高領導人是否真提出過上述口號),在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產階級生活所必需的各類產品已極盡豐富。

在這30年間,不少跨國公司走錯了路:不妨看看衆多失敗的合資企業,跨國公司給中方合資夥伴送去了資本和技術,卻只換來微薄的回報。法國乳製品和礦泉水集團達能(Danone)在2009年退出了與中國領先軟飲料生產商娃哈哈(Wahaha)建立的合資企業之前,指責娃哈哈及其創辦人宗慶後組建了利潤豐厚的平行業務。

您已閱讀28%(267字),剩餘72%(6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