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2010年度報告

中國的「維穩」外交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外交事務是國內政策的延伸。對中國來說,重要的是保障石油等自然資源的供應。在2012年新一代領導人接手之前,社會穩定被置於空前重要的地位。

中國現在無心辯解。就在不久前,北京還經常宣稱,自己無意打破現有的國際秩序。但是,正在崛起的中國如今已變成了崛起的中國。昔日的禁忌正被拋棄。北京似乎正在制定美國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的東亞版本。

組織對諾貝兒和平獎頒獎儀式的抵制,是這種新自信的一小部分。在北京逗留的幾天內,我多次被告知,民主社運人士劉曉波是一個普通刑事犯。授予其和平獎是一次蓄意的挑釁。諾貝兒委員會顯然只是受西方國家政府擺佈的傀儡。

除了對西方有關普世價值觀的告誡忿忿不滿以外,氣氛還有了更多的變化。中國正在更加明確地劃清自身與別國之間的國家利益界限——從其今年對北韓半島緊張加劇的反應,即可看出這一點。

您已閱讀16%(293字),剩餘84%(15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