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投資移民

雙重國籍與海外公民證

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中國目前不承認雙重國籍。這一過時的政策使中國失去了對衆多海外華裔人才的向心力和吸引力。

問:目前,有多少個國家正式允許不同形式的雙重國籍或多重國籍?擁有雙重國籍的現象比較突出的是哪些國家居多?中國《國籍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有雙重國籍」、「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中國不允許擁有雙重國籍,並通過法律的形式來制定,具體是什麼時候?當時是基於一種什麼樣的國情和實際情況來考慮的?

答: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大約90多個,剩下的國家大多是默認狀態,即不承認這一羣體公民的外國籍,也不因爲他獲得外籍而剝奪本國籍。有些國家從法律與人權的角度認爲:只要不傷害國家正當利益,那麼公民加入外國籍,政府可以不承認他們的外國籍身份,不讓他們擔任政府部門公職,卻無權剝奪他們的本國籍。因此,實際上反對雙重國籍的國家只是佔少數。我們可以看到,包括美、加、澳等移民國家、英、法、西班牙、義大利等傳統發達國家、日本與亞洲四小龍、「金磚四國」中其他三國等新興國家和地區在內,當今世界主要經濟體中,除中國內地之外,都承認或默認雙重國籍。

中國明確反對雙重國籍是在1955年,當時大背景是兩大陣營的冷戰,海外華人集中的國家包括東南亞國家基本是資本主義國家,許多國家甚至指責中國通過當地華人進行「革命輸出」,某些國家還爆發了極端的、喪失了理性與人性的「排華潮」,「雙重國籍」則導致海外華人「身份認同」出現問題,經常被「莫須有」當成「共黨分子嫌疑」。中國的當時國力也無力捍衛海外的同胞利益。因此,中國政府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不承認雙重國籍,避免給當地華人帶來麻煩,避免當地華人生存發展爲意識形態干擾,這在當時是非常明智的政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您已閱讀8%(696字),剩餘92%(77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