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在倫敦金融城作股票經紀人時,我的嗜好之一就是「炒」熱門新股。申購首次公開上市的公司的股票非常令人興奮:我記得,當時我發瘋似地閱讀招股說明書,試圖計算出某隻股票是否可能是溢價發行,參加路演並惴惴不安地將支票寄出。後來,到了90年代,我作爲委託人參與了許多公司的上市,其中包括PizzaExpress和Topps Tiles。
這曾是股票交易所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接待投資者,監護一手交易。最重要的是,從經濟角度看,它幫助工業籌集了新資金。
可悲的是,至少在西方,這種現象已接近消失,因爲首次公開發行(IPO)市場本身已接近消失。過去10年,在倫敦與紐約等中心,IPO市場一直處於垂死狀態。因此,機構投資者已幾乎只交易二手股票,而不是向成長中的企業提供新資金。
您已閱讀24%(333字),剩餘76%(10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