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

「水軍」中國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信海光:公關公司紛紛主動認領一些網路事件,其目的無非是想打出知名度。但還沒有任何一個有巨大影響力的網路事件能被足夠證據證明是「網路水軍」所爲。

最近這段時間,原本只是在中國網路業內口口相傳的所謂「網路水軍」很有被相關部門重點對待的趨勢,先是在11月7日,「網路水軍」上了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使網路之外的普通公衆第一次瞭解到這支網上神祕力量,然後在12月初,《人民日報》又刊發題爲《警惕「網路水軍」 綁架網路民意》的文章,稱網路水軍通過「借勢」和「造勢」使網民在無意之中充當了其炒作的「托兒」或者「打手」,一旦輿論的洪流聚集,其席捲網路的力量「不可阻擋」,甚至可能「對司法的公正執行形成巨大的壓力」。

所謂「網路水軍」是近年來纔出現的新名詞,一般是指受僱於網路公關公司,爲他人發文回帖造勢的網路人員。爲客戶發文回帖造勢常常需要成百上千個人共同完成,其量如水,而且對網路的滲透也與水相似,因此,那些臨時在網上徵集來的發文的人就被叫做「網路水軍」。網路水軍一般服務於商業領域,爲企業產品或企業之間的競爭提供輿論造勢,比如在前段時間發生的蒙牛詆譭伊利產品事件中,就僱傭了「網路水軍」;也有「網路水軍」在一些關注度較高的新聞事件後出沒,爲被曝光的個體或利益羣體服務。

雖然中國的網路文化在與世界融合方面並不落於人後,但卻總有一些獨特的現象屬於外人很難理解那一類,「網路水軍」就是其一,與之相連的還有「五毛黨」、「刪帖公司」、「網路推手」、「網路黑社會」、「網路打手」等一系列奇怪名詞,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網路叢林裏的奇特風景,把這些放在一塊,有人戲稱之爲「五毛經濟」。

您已閱讀23%(612字),剩餘77%(19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