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資

分析:中國企業改寫國際併購規則?

一家市值4億歐元、沒有任何收購記錄的中國公司,對一家荷蘭電纜公司提出10億歐元全現金收購出價,這一出價比一家義大利電纜公司高出近20%。

這非常離奇,就像與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坐在一起,觀看龍蝦如何用筷子喫東西。一家市值4億歐元(合5.34億美元)、沒有任何收購記錄、幾乎不爲人所知的中國公司,對一家荷蘭電纜公司提出了10億歐元的全現金收購出價,這一出價比一家義大利電纜公司高出近20%。

這就是圍繞歐洲第三大電纜製造商特雷卡(Draka)所發生的情形。就在特雷卡同意接受義大利普睿司曼(Prysmian)提出的價值8.4億歐元的現金加股票收購報價幾小時後,天津鑫茂科技(Xinm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Group)以一個令人心動的報價,突然加入競購。

該報價相當不合情理,一些銀行家認爲,這可能是市場騙子時常使用的騙術之一。例如,去年子虛烏有的阿拉伯半島集團(Arabian Peninsula Group)提出虛假報價,稱希望以百分之百的溢價,收購音訊設備製造商哈曼國際集團(Harman International)。

您已閱讀47%(428字),剩餘53%(4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