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紅酒

China reaps a vintage European crop
拉菲紅酒的「中國價格」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中國價格」通常指的是最低廉的價格,但在頂級奢侈品市場,如今卻存在另一種讓人望而卻步的「中國價格」。

The news earlier this month that three bottles of Château Lafite, from the 1869 vintage, had sold at auction in Hong Kong for £437,900 gives a new meaning to the “China price”. This phrase usually means the lowest price – reflec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manufacturers. But there is also a “China price” at the top end of the market, as rich Chinese bid up the price of rare, luxury goods to levels that make western rivals go pale and slink out of the auction room.

上月早些時候,三瓶1869年份的拉菲堡(Château Lafite)在香港拍出43.79萬英鎊,這則訊息賦予了「中國價格」一層新的含義。這個詞通常指的是最低廉的價格——反映出中國製造商的競爭力。但如今在最高階的市場,也存在一個「中國價格」,富裕的中國人把稀世奢侈品的價格,哄擡到讓許多西方競價對手嚇得臉色發白、以至於悄悄溜出拍賣場的地步。

您已閱讀9%(645字),剩餘91%(64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狄恩•拉赫曼

吉狄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要負責撰寫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歐盟事務、能源問題、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報導。他經常參與會議、學術和商業活動,並作爲評論人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他曾擔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