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歷史的陷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俄羅斯人似乎陷入這樣一種僵局:他們越是對生活缺乏信心,越是渴望強有力的領導人,不受制約的政治權力就越是加劇了生活的不安全感。

「你不瞭解俄國人,我們需要這樣的強人。」卡琳娜這樣爲普丁辯護。她今年二十八歲,算是「革命」後的第一代俄國人。在二十世紀,「革命」是個因過度使用而曖昧不清的辭彙,對於俄國尤其如此,除非你加上清晰、準確的定語,人們很容易被你口中的「革命」弄得迷惑不已。

對於卡琳娜這一代來說,「革命」當然不是一九一七年的十月革命,也不是我們這些外來者習慣性誤認爲的柏林圍牆倒塌的一九八九年,而是一九九一年,蘇聯在那一年行將結束前解體了。

您已閱讀6%(207字),剩餘94%(35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