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事

停滯的年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從尼克松「水門案」到歐巴馬當選,將近40年過去了,蘇聯瓦解了,莫斯科的體制也已發生了劇烈變化,但一些東西卻頑固地生存了下來。

在庫爾斯卡亞地鐵站的穹頂上,我見到了重新出現的對史達林的頌詞:「史達林培養我們對人忠誠,他鼓舞勞動精神與英雄主義。」頌詞以浮雕的形式,突顯在入口大廳的拱頂上。

倘若紅場與克里姆林宮令你大失所望——它們與俄羅斯的規模不相匹配——莫斯科的地鐵則會彌補你所有的遺憾。沿電動扶梯而下,你會覺得自己不是去坐一班列車,而是通往地下迷宮。扶梯經常超過一百米,像是一座四十層的大樓斜倒下來。你可以從容地把手上的書讀上兩頁,倘若你身後的姑娘性感撩人,還可以試著談上一場微型戀愛,在抵達前,你足以說完所有的甜言蜜語。不過更多時候,你只能面無表情地站在那裏,任由這鋼鐵傳輸帶把你送到地下,心中毫無浪漫可言。

您已閱讀8%(292字),剩餘92%(35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