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聯準

美國如何應對挑戰?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聯合主席魯賓:有效政府要加強市場經濟體制,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市場無法實現的需要:即成爲一個成功的經濟體。

經過80年來最嚴重、至今仍在造成艱難困境的經濟低迷之後,目前美國經濟前景之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是我成年以來所僅見,從而給政策制定者和市場營造了一個艱難的決策環境。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健康復蘇並非不切實際。然而,我們面臨巨大的不利因素:失業率高企和就業成長緩慢;財政需求下降和不可持續的鉅額聯邦赤字;產能過剩;企業面臨不確定性;消費者財務狀況疲弱;不一而足。

因此,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在較長時期內成長緩慢而坎坷,失業率保持高位。不過出現雙底衰退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因爲就業和投資顯示出一定程度的成長,而出口表現強勁。

我贊同政府有針對性地增加預算——它或許能成爲特別強有力的經濟催化劑,比如小企業支持方案,抑或會滿足其它迫切需要,比如擴大失業保險和給教師的政府補助。美國政府還有望出臺其它能夠產生格外強大的經濟影響或減輕困苦的有針對性提案。更廣泛地說,如果一種新的重大刺激舉措與已經制定且切實可信的長期削減結構性赤字有關,它就很有可能是建設性的。否則,或是從一開始,或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重大刺激舉措就可能達不到預期目標。它可能大幅增加企業對未來經濟形勢和政策的懷疑,或意外地明顯改變市場心理,導致嚴重的市場混亂。此外,即使新的重大刺激舉措最初能夠奏效,它也可能由於不利因素而無法形成持久的勢頭,讓我們的境況變得比原來更糟糕——債務上升,但國內生產毛額(GDP)沒有成長。

您已閱讀30%(579字),剩餘70%(13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