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稀土

中國如何打好稀土牌?

安邦諮詢公司:美國表示,將在G20首爾峯會上提出稀土議題。德國稱,自由貿易協議必須適用於所有商品,特別是稀土資源。面對國際壓力,中國如何處理稀土之爭?

在即將到來的二十國集團(G20)首爾峯會上,匯率問題無疑是各方討論的焦點。不過,美國白宮發言人吉布斯26日稱,美國將在此次峯會上提出稀土議題。德國經濟部長布呂德勒26日稱,自由貿易協議必須適用於所有商品,特別是稀土資源。任何國家要保持在國際市場的活躍度,就必須同時開放本土市場。德國工業聯合會當日還呼籲,美國和歐洲應協同合作,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當各國政要還在爲此問題大打嘴仗時,嗅覺靈敏的投資客早已進場了。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底至今,美國的稀土類股票已整體上漲了12倍,在最近一個月內更是累計上漲了35%。有分析師警告道,稀土價格在如此短時間內急速上升,已經充滿了泡沫,「現在的稀土市場就像20世紀90年代的網路行業。」因爲一些稀土類公司到目前爲止還屬於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很可能根本就無法投入生產,但是它們的股票也出現了暴漲。此外,過去四周內,在紐約上市的稀有元素資源公司的股票價格上漲了135%,自年初至今的漲幅更高達300%。而2009年該公司僅有兩名全職員工,且到2015年纔有望正式開始投產。

稀土這個概念能在政商兩界炒得這麼熱,得益於稀土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與戰略資源相關的資產交易可視爲戰略金融,必和必拓、力拓搞的鐵礦石指數化定價體系,就是戰略金融的一種表現。安邦首席研究員陳功強調,稀土問題實質上是個戰略金融問題,而不是出口規模大小的問題。在稀土戰略問題上,中國也不要真地以爲拿住了西方國家的命脈,更不能以此爲目的。西方武器的生產和製造不會有問題,因爲他們有足夠的儲備,其他國家擴張稀土生產也會彌補中國減少出口帶來的缺口。西方國家看到了稀土價格上漲帶來的巨大市場,但西方資本目前還無法大量參與這個市場。這種相對稀缺性和暫時的焦慮情緒推動了與稀土相關的資產價格急劇上漲。

您已閱讀41%(746字),剩餘59%(10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