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

FT社評:避免讓中國壟斷稀土

其實,稀土本身並不那麼稀罕,但在中國生產稀土要便宜得多,是市場力量和國家規劃的雙重作用,造就了中國在稀土行業近乎壟斷的地位。

釹、釔、鏑——人們不知道這些稀土金屬的名字也情有可原。這些金屬一直鮮爲人知,直到最近,由於價格飆升,才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但從混合動力車到手機,從風力渦輪機到智慧炸彈,無數現代商品都會用到這17種所謂的稀土金屬。它們大多產自中國,這有可能讓中國對稀土供應擁有控制權,而中國樂意利用這一地位,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它國家應阻止這種情況出現。

鄧小平曾經說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句口號被雕刻在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商——包鋼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aotou Steel Rare Earth Hi-Tech Company)的牆壁上。實際上,是市場力量和國家規劃的雙重作用,造就了中國在該行業近乎壟斷的地位。稀土本身並不那麼稀罕,但在中國生產要便宜得多。這裏的勞動力成本和環境標準較低,導致其它國家大多數稀土礦關門大吉。因此,僅佔全球儲量36%的中國,產量竟佔到全球的97%。7月份,當中國宣佈將出口額度削減四分之三後,一些稀土金屬的價格立即飆升了5倍。

中國政府可能正設法鼓勵需要稀土金屬的企業將生產遷至中國。日本政府聲稱,北京方面在兩國就爭議漁場發生外交衝突期間,故意阻止對日本的出口。還有一種較爲天真的解釋是,中國政府正努力以更高的環保標準,以大中型生產商爲中心,整合中國的稀土行業,而上述限制就是此項值得稱讚的行動的一部分。

您已閱讀61%(567字),剩餘39%(3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