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

Lex專欄:滙豐咎由自取

滙豐高層震盪是其咎由自取的結果。董事會需要吸取教訓,他們那場管理試驗就目前爲止已經宣告慘敗。

滙豐(HSBC)是咎由自取。這家全球市值第三大的銀行曾經分工明確:主席制定發展戰略,行政總裁負責執行。

一年前,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滙豐宣佈行政總裁紀勤(Michael Geoghegan)將把辦公地點從倫敦遷至香港,同時承擔起制定戰略的責任。滙豐主席葛霖(Stephen Green)由此被剝奪了存在的主要理由,成爲一個空頭司令:在這兒進行簽名售書,到那裏領取名譽博士學位。因此,他會對一份有實權的工作邀請感興趣也就不足爲奇了。

無可否認,過去的雙重領導結構一直處於日臻完善的過程中。在最初的127年曆史中,滙豐根本沒有行政總裁這個職位。但自1992年以來,這種結構在滙豐發揮了良好的效用。當時,滙豐爲了收購英國的米德蘭銀行(Midland),不得不向當地法規低頭。

您已閱讀45%(332字),剩餘55%(4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