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喜歡「領導權」——無論是這個字眼還是這東西本身。但其他人對美國的「領導權」卻不看好,這也情有可原。「領導權」意味著,對他人擁有非正式的控制權,而事先無需得到他們的正式認可。正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教授邁克爾•曼德爾鮑姆(Michael Mandelbaum)在《節儉的超級大國》(The Frugal Superpower)中所辯稱的,美國自二戰以來、尤其是冷戰以來所行使的領導權,已使它成爲「事實上的世界政府」。
美國在以各種方式維持秩序,有些方式你可在每晚的電視上看到,有些方式你則看不到。它保護著經濟資源——尤其是石油與運輸石油所需的航道。它向全球經濟提供了一個監管框架和一種儲備貨幣。但這個世界「政府」並不是經投票選出(至少不是經正式投票選出)的,並且自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來,它的合法性就一直受到嚴重質疑。儘管如此,曼德爾鮑姆仍辯稱:「美國的強大有利於地球上的大多數居民,甚至有利於許多不喜歡美國和一些積極反對美國的人。」如果美國實力下降,他們的利益將會受損。
而這正是現在所發生的事,曼德爾鮑姆寫道。美國這個福利國家已不堪重負,如今嬰兒潮一代又即將退休。它將通過削減國防與外交預算,來籌措支付養老金的資金。始於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的本次金融危機,又進一步收緊了美國的資源。它動搖了美國選民對執政精英們的信心(這一點屢屢出乎精英們的意料),並帶來了鉅額新增赤字。皮尤(Pew)最近一項調查顯示,49%的美國人認爲,美國應該「在國際事務中管好自己的事情」——這一比例創下該問題於1964年首次被提出以來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