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銀行業

從「收費四元」說開去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銀行提高跨行ATM取款收費,引發衆怒。根本原因是,既然銀行業本質上並非一個市場化的機構,又憑什麼以市場之名向儲戶收費?

近日,中國幾家銀行宣佈,在部分城市將同城跨行ATM取款手續費從每筆2元上調至4元。訊息一出,引起消費者強烈反應。對此,中國銀行業協會表示,商業銀行ATM取款收費屬於市場調節價,價格由商業銀行總行依據成本自行制定和調整,調整收費標準合法合規,建議客戶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交易。

銀行上調ATM跨行取款收費本是市場行爲,正如中國銀行業協會所表示的那樣,儲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如果不滿意大可以用腳投票,而市場中的確還有很多同城跨行取款免費或低價的銀行可以選擇。

再從純粹的銀行運營角度來看,根據《中國銀聯入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辦法》:「持卡人在他行ATM機上成功辦理取款時,無論同城或異地,髮卡銀行均按每筆3.0元的標準向代理行支付代理手續費,同時按每筆0.6元的標準向銀聯支付網路服務費。」這意味著,每筆同城跨行交易對一家銀行而言,成本至少爲3.6元,如果只收取2元手續費,銀行至少補貼了持卡人1.6元。這麼看來,銀行確實虧了,即使有部分銀行願意低價或免費籠絡儲戶,我們也沒有權力要求所有的銀行都這樣做。

您已閱讀23%(452字),剩餘77%(15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