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市場的邊界

政府別「包辦」基建投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沒有人否認基礎設施投資對城鄉一體化、建立統一市場的重要性。中國不是不應該進行基建投資,而是應該改變基建投資的低效率。

糾結於投資太多還是太少意義不大,提高投資效率纔是中國的真問題。而提高投資效率需要建立地方財政的責任機制,以替代目前集權而無效的責任機制。

不論有多少非議,中國處於投資擴張期的現實不會變。全球里程數最多、速度最快的高鐵項目與各大城市攤開的軌道交通項目,以及軌道所到之處房地產價格的節節上升,顯示基礎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城市化的進程。沒有人否認基礎設施投資對中國城鄉一體化、建立統一市場的重要性,中國不是不應該進行基建投資,而要改變基建投資的低效率。

山西大同有12億的政府綠化景觀工程,株洲市政府正在修建一座標誌性建築——炎帝廣場神農城,而附近兩個剛剛建成兩年的住宅小區因此被迫拆遷。這樣的新聞越來越多,大眾的憂慮也就越來越深——現在的GDP變成日後的不良貸款與地方負債,而解決不良貸款與地方債務的辦法就是通膨加上資本市場再融資,讓普通大眾買單。

您已閱讀19%(371字),剩餘81%(15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