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市場的邊界

當心樓市新政百日而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銀監會與住建部表示,堅決貫徹國十條不動搖。接下來他們要做的是管住財大氣粗的銀行,不要讓第三套放貸「個案」成爲「通例」。

中國經濟政策似乎一片混亂。所有的人都在猜測,房地產調控是否會在實體經濟數據下行的壓力下放鬆,投資規模是否會在保經濟成長的前提下有所擴大,各種說法五花八門,沒有管理部門出面給予明確的預期。

任何一個市場的長期發展都需要明確的預期,可以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混亂,但預期不變,信心就不會改變。一時的混亂不可能突破底線,失範的秩序將逐步改進。只有在明確的預期下,人們才能保持兩大信心之源:整體社會效率在逐步提升,民衆的公平利益將受到法律的護衛。

正是在這兩方面,出現了大問題。人們並不相信效率的提升,雖然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在提升,但貨幣與生活成本的成長幅度更大,以及資源分配中的明顯不公,抵消了人們對效率提升的信心。至於法律的救濟作用,我們只能遺憾地說,到目前爲止,法律尚未能從經濟上有效地保護一次投資者的利益。

您已閱讀17%(352字),剩餘83%(16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