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市場的邊界

中國的造假毒瘤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唐峻學歷門、紫金礦業汙染門、證券分析員抄襲門、到三聚氰胺死灰復燃,顯示誠信缺失業已成爲中國市場經濟的最大頑疾。

要毀掉一個市場,最方便的辦法是鼓勵造假。造假行爲不能得到懲處,或者懲罰遠少於收益,市場經濟的基礎會轟然倒塌。

最近披露的一系列造假事件觸目驚心,唐峻學歷門、紫金礦業汙染門、證券分析員抄襲門、到三聚氰胺在某些地區死灰復燃,顯示誠信缺失業已成爲中國市場經濟的最大頑疾,而這一頑疾在官商勾結、法律執行力疲弱與誠信文化缺失的護衛下,有愈演愈烈之勢。

造假行爲有五頂保護傘。

您已閱讀9%(180字),剩餘91%(17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