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

中國視點:富士康加薪的玄機

分析人士表示,富士康最新一次加薪,加薪幅度如此之大,似乎更多的是一種戰略舉措,給競爭對手施加了壓力,迫使其加以效仿,並讓所有公司得以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富士康(Foxconn)母公司鴻海(Hon Hai)被迫做出的大幅加薪舉措,通常不利於公司的盈利,特別是對於一家規模巨大但利潤微薄的公司而言。

當這家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製造商表示,從7月1日起員工最低工資將上調30%之後,一些分析師下調了鴻海的評級。然而,上週日,鴻海又意外宣佈,將從10月1日起,對那些達到一定績效標準的員工進一步加薪66%。此舉引發的反應則大有不同。儘管鴻海先前的加薪舉措被視爲對其工廠發生連環自殺事件的回應,但分析人士表示,如此大的加薪幅度似乎更多的是一種戰略舉措,給競爭對手施加了壓力,迫使其加以效仿,並讓所有公司得以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里昂證券(CLSA)科技研究主管巴夫託什•瓦傑帕伊(Bhavtosh Vajpayee)表示,這種保護利潤率的能力在臺灣科技公司中相當常見。他對120家臺灣科技公司的調查顯示,儘管過去10年,中國大陸工人薪酬年度增幅達到兩位數,但值得關注的是,期間公司利潤率一直保持穩定。他表示:「由於經濟低迷,如今,利潤率更低,並且從2008年開始不斷下滑。然而,在這個1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在薪資上漲的同時,科技行業已找到了維持自身狀況的方法。」

您已閱讀99%(499字),剩餘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