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觀察

發現「世界的時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吳曉波:即便身處在一個偉大的「世界的時間」裏,你仍然可能只是「無聲無息的空白」。世博盛會不是輝煌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國民自省時刻。

前日參觀上海世博會,行走在浦西展區時,突然望見一片矮平的老工廠產線,其間聳立著一支黃磚煙囪,這片建築物在時尚張揚的各個會館之中顯得非常的平凡和不起眼,如潮的行人似乎少有多望它幾眼的。

然而,正是在這裏,我發現了「世界的時間」。這是法國年鑑學派歷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發明的一個歷史概念。按他的觀點,我們如果將時間劃分爲各種各樣的時段,並使之條理化,將能夠推導出一種世界規模的經驗時間,它不是人類歷史的總和,但卻是人類進步的一種邏輯性體現。

我眼前的這羣建築物是江南造船總廠的舊址,此廠成立於1865年,舊名「江南製造總局」。它是19世紀中後期中國開展洋務運動的標誌性工程,堪稱近代中國第一家新式工廠,爲晚清規模最大的軍事企業。它從生產槍砲彈藥開始,日漸發展成爲修造船艦、鍊鋼鍊鐵、機械製造爲一體的綜合型新式企業,它建起了中國第一座鍊鋼爐,生產了大批車牀、刨牀、鑽牀、鋸牀和起重機、抽水機、汽爐機等,成爲中國機械製造產業的開端,有「機器母廠」之稱。

您已閱讀22%(421字),剩餘78%(14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