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歐元

歐洲復甦不能全靠「節流」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面對可持續成長挑戰,歐盟及其它發達國家,需要的不僅是財政緊縮,還需要抓住發展中國家成長提供的機遇,以避免步入自身「失落的十年」。

騷亂、債務以及對「失落的十年」即將來臨的擔憂日益加劇——難怪歐洲人感到悲觀。但我們眼下看到的不僅僅是「金融危機,下半場」;還是「可持續成長挑戰,第一幕」。這中間的區別對政策會有一定影響。診斷失誤,就會導致療法出錯。

旨在保衛歐元的7500億歐元(合9440億美元)一攬子計劃爲歐洲爭取了時間。但這還不夠。迄今爲止,世界專注於財政緊縮與債務,但這僅僅是故事的一半。世界與歐洲還需要恢復強勁的成長。沒有強勁的成長,財政調整將更爲痛苦,而政治局面將更難以掌控。

上世紀80年代,當拉美被鉅額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應對方案包括以下舉措:銀行貸款展期、財政緊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資金援助,以及鼓勵可持續成長的政策。最終,部分債務得到了重組。一些發達經濟體如今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入不敷出。但我們面臨著更復雜的局面:歐洲部分國家的疲弱,可能會影響到歐盟(EU)的貨幣、信貸乃至財政體系,並導致危險的後果。

您已閱讀28%(415字),剩餘72%(10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