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戈巴契夫到葉利欽時代的政治震盪療法,並沒有令俄羅斯繁榮強大起來。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普丁和繼任的梅德韋傑夫踏上了中國式的「先經濟後政治,自由市場加準威權主義」的改革之路。因此,在許多中國人眼裏,北京已經成了莫斯科的老師。
但最近兩件令全球矚目的國際政治事務——莫斯科紅場閱兵和金正日訪華,卻讓莫斯科和北京的外交技巧高下立現,前者大獲加分,後者黯然失色。
先來看金正日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