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不良貸款將危及中國經濟成長

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佩蒂斯:如果銀行不良貸款確實激增,中國還是能夠輕而易舉地避免銀行業崩盤,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忽視清理銀行體系的代價。

中國會出現一場銀行業危機嗎?幾乎可以確定,中國政府龐大的信貸刺激計劃必將導致未來不良貸款飆升,但那又如何?在關注中國的分析師中,較爲樂觀的那些人已多次指出,10年前的上一次不良貸款激增,也曾被普遍視爲厄運即將降臨的信號,但後來什麼也沒有發生。中國逐漸擺脫了貸款困局,而且看起來沒有付出多大代價。

但情況真的如此嗎?幾乎可以肯定,樂天派未能真正理解中國政府爲先前的銀行業危機付出了何種代價。事實上,化解昔日不良貸款激增的代價,是加劇了中國國內的經濟失衡。當前這種不良貸款的累積,很有可能也會造成同樣的後果。

過去,中國政府用以控制不良貸款上升的主要工具有三種,它們都會將成本轉嫁給銀行儲戶。首先,央行通過維持較低的貸款利率,減緩不良貸款的累積速度。較低的借貸成本,能夠讓身處困境的企業更容易隨著經濟發展週轉債務,並降低了應償付債務的真實價值。

您已閱讀26%(368字),剩餘74%(10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