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印度民主vs發展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在解決政府與原住民分歧上,許多國家選擇大規模種族滅絕。印度不同,它選擇了喧鬧而強健的民主,然後發展工業,結果導致政府與人民之間時常爆發衝突。

“adivasis」一詞在印度以外沒有流傳得很廣。它指代印度「原住民」。在雅利安人、阿富汗人和莫臥兒人輪番大舉入侵前,他們就已在印度河流域居住了幾千年。他們如今的人口是8500萬,分屬於各個「設籍部落」(scheduled tribe)。

他們多數居住在橫貫印度南部和東部多個邦的一片多山森林地帶。部落之間往往語言不通,而且一般沒有書面文字。其中,恰蒂斯加爾邦就是本月初一起流血事件的發生地。在這起事件中,埋伏在偏遠叢林裏的毛派游擊隊槍殺了76名警察。毛派游擊隊在印度被稱爲「納薩爾派武裝」(Naxalites),興起於1967年在西孟加拉邦納扎爾巴里村的一場農民起義。

這是迄今爲止印度游擊戰爭中最嚴重的襲擊事件。印度游擊戰常年不斷,僅去年就奪去了1100多人的生命。游擊隊和政府武裝都犯下了暴行。說話溫和、一般不太愛上綱上線的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把納薩爾派叛亂稱爲印度國家安全面臨的最大內部威脅。

您已閱讀22%(414字),剩餘78%(14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