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事

極權的誘惑(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在蘇聯崇拜的所有的替代者中,毛澤東的中國扮演著最值得期待的角色。它所激起的幻象,不僅來自於二十世紀的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更來自於它的古老歷史。

在蘇聯崇拜的所有的替代者中,毛澤東的中國扮演著最值得期待的角色。它所激起的幻象,不僅來自於二十世紀的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更來自於它的古老歷史。

人們再一次驚呼資本主義的末日,但社會主義並沒有他們想像得那樣美好。西方受困於石油危機、經濟停滯,蘇聯則食物短缺,它大量從資本主義國家進口小麥。即使有著如此廣袤的農田,蘇聯的農業仍難以生產出足夠的糧食。那些讚歎莫斯科的地鐵票從不漲價的巴黎人,不知道蘇聯的土豆價格一直在上漲。他們在人造衛星、核彈頭、戰鬥機、鋼鐵製造上表現出的不可阻擋的力量,卻不能給自己的人民提供足夠的生活必需品。蘇聯其實是一個「低度發展的超級大國」。

您已閱讀6%(280字),剩餘94%(47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