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中國政治制度是獨裁主義,但這其實是一種新的民主。」 這個大膽判斷來自約翰•奈斯位元,一位聞名世界的未來學家。他在北京推廣他的新書《中國大趨勢》時,對著中國官員和公衆說,西方對中國的理解充滿偏見,他們認爲自己是民主的審判者,認爲一定要通過選舉纔有民主,但即使創造了「民主」的希臘人並沒有選舉,他們甚至還有奴隸。而中國正在構建一個不同於西方的體系,它是垂直式的民主,領導層發出指示,人民提出倡議。這是一種自下而上又會自上而下的機制。
在二零零九年九月中旬的一期《南方週末》上,我讀到約翰•奈斯位元的論述。在同一期報紙上,還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週年的報導,對中國模式的探討。新聞紙上洋溢著成就、自得,和一種被遮蔽的深深困惑——中國是如何變成今日世界眼中的中國的——一個將政治專制和經濟成長如此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國家,不管多少悲觀的預言和深層的矛盾,或者一場席捲世界的金融危機,都不能阻礙它變得更強大。
既有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的理論框架,早已容納不下中國的成長?中國正在創造一種全新的體系?是的,在得出肯定的結論之後,奈斯位元甚至尋找出支持它的八大支柱——解放思想;「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結合;規劃「森林」,讓「樹木」自由生長;摸著石頭過河;藝術與學術的萌動;融入世界;自由與公平;從奧運金牌到諾貝兒獎。
您已閱讀22%(553字),剩餘78%(19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