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現在成爲中國社會的公害了,剛剛結束的中國「兩會」上的提案,據說有一半是針對高房價的。從總理到部長的各級領導,都表態要解決高房價問題。
銀行系統自然要充當中國政府調控的馬前卒。據《中國證券報》報導,中國央行和銀監會2月22日聯合發文要求,對於經金融機構盡責調查發現或經國土資源部門、建設主管部門查實存在囤地、炒地、捂盤惜售等違法違紀行爲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金融機構不得發放新增貸款,已有貸款要迅速採取保全措施。這份《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強調,對房價上漲過快的地區和城市,銀行要加強區域風險評估,適當提高貸款條件。各金融機構不得爲爭奪客戶而隨意降低貸款標準。要進一步完善房地產信貸風險管理制度,嚴禁對項目資本金不足、「四證」不齊等不合規的房地產企業或項目發放貸款。
先前個人房貸收縮可以看作是壓縮需求,此番針對房地產公司的信貸收緊,那就是削弱房屋供給能力,從抑制房價上面看,這是非常失措之舉。但如果真的是一視同仁壓縮房地產企業信貸,讓市場預期房價走弱,這項措施即使是心理按摩,那也是通膨預期管理的政治舉動,這也還說得過去。但事態顯然不是市場想像的那樣。
您已閱讀27%(495字),剩餘73%(13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