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提出 「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不想「兩會」剛過,總理言猶在耳,北京的土地拍賣市場就誕生了三塊「地王」,創出了北京住宅用地市場樓面地價的歷史新高。值得關注的是,通過競價成爲「地王」的三家企業,均隸屬於中央一級的國有企業。
第一大股東爲中國人壽的遠洋地產,以40.8億元拍下大望京村1號地,樓面地價超過每平方米2.4萬元。同一土地儲備項目的4號、5號地,被保利地產以50.4億元拿下。中信地產用52.4億元購得亦莊的一塊土地,重新整理了北京出讓單宗土地價格的紀錄。中煙集團等央企此次雖然空手而歸,也在拍賣過程中積極舉牌,將地價推向新高。
企業追求盈利最大化,是市場經濟中的正常現象。然而,大型央企在中國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卻並不如此單純。多數央企憑藉國有控股背景,在市場準入、融資等領域享受特殊待遇,這些往往成爲它們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條件。也就是說,公權力的支持已經成爲支持中國央企盈利的要素之一。
您已閱讀28%(409字),剩餘72%(10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