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一直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市場有效,是因爲人們在不斷嘗試新想法。這些想法大多都會失敗。那些成功的想法又會讓早先的想法失敗。在美國,每年約有10%的企業消失。這幅景象有點讓人難堪——但試錯法(trial and error)可能正開始獲得作爲一種商業技巧的公正地位,而不再是資本主義骯髒的小祕密。
有些跡象讓人心懷希望。哈佛商學院(HBS)的斯特凡•託姆克(Stefan Thomke)認爲,電腦運算技術的進步使得新產品實驗可能成爲家常便飯。例如,現在很容易實驗網站佈局改變的效果,向不同訪客顯示不同的配置,並實時跟蹤結果。與此同時,谷歌(Google)定期發佈新產品的試用版(beta)。而像《魔鬼經濟學》(Freakonomics)作者之一史蒂文•萊維特(Steven Levitt)這樣的學術超級明星一直在教授商業實驗方面的管理課程。
關於從錯誤中學習的心理學我們也開始瞭解的越來越多。《輕推》(Nudge)作者之一、行爲經濟學家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發明了「享樂主義的加工」(hedonic editing)這個短語,用來形容我們將小損失與較大的收益放在一起以掩飾損失之痛苦的習慣行爲。粉飾太平乃人之本性,但也可能導致你無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塞勒和同事甚至研究了遊戲節目《一擲千金》(Deal Or No Deal)中參賽選手的行爲。他發現,選擇失誤的人接下來會開始不顧後果地冒險,這往往會讓他們錯上加錯。
您已閱讀80%(621字),剩餘20%(1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