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通常的職場資歷規則似乎並不適用於那些20多歲和30歲出頭的員工。網路熱潮讓這羣年輕人——有時被稱爲X一代(Generation X)——以驚人的早熟姿態獲得了地位和財富。網路泡沫破滅表明這種趨勢只是假象,迫使那些職場新人在初級職位上熬年份。然而,現在看來這種懲罰有望結束。目前許多30多歲和40歲出頭的X一代應該會在2010年至2020年間攀上權力巔峯,因爲傳統的觀點認爲,白領工作者的事業會在45歲到55歲之間達到巔峯(富時100指數成份股公司執行長的平均年齡是52歲)。
對職場來說,這將意味著什麼?通常被認爲憤世嫉俗和超然出世的X一代員工不是最顯眼的領導人選。但《X一代:下一步該怎麼辦?》(What's Next, Gen X?)的作者塔瑪拉•艾瑞克森(Tamara Erickson)認爲,這種意識形態的缺乏或許是應對現代挑戰的一項資產(艾瑞克森稱,他們對性別平等和種族平等的理解要優於上一代人,這是有益的)。他們的輕鬆心態也會有助於處理職場上的失望情緒嗎?畢竟,嬰兒潮一代(baby boomers)有可能會緊握權力不放,讓X一代和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一樣一直處於等待狀態。
此外,還有緊緊跟在X一代後面的Y一代。Y一代對數字技術的運用自如令人羨慕,他們對等級制度沒有多好好感。這場經濟衰退讓許多自以爲是的年輕人遭受打擊,橫不起來了。一旦(或者如果)他們恢復元氣,他們的需求將讓X一代在衝向權力高峯的最後一搏中遭遇更多困難。